先把「不要什麼」定義清楚,再把「要什麼」做到好!

有一次我和一位機械設備的業務員聊天,我問他的目標市場在哪裡,他說:「我的產品應用範圍很廣,整個製造業都是目標。」乍聽之下市場潛力無窮、充滿希望,但是我卻感覺這樣的答案很「危險」。

企業市場(B2B,Business to Business)的目標客戶如果不夠明確,業務員在開發階段就很容易失焦。當整個產業、全部市場都鎖定為目標,代表一個企業或品牌的資源被分散稀釋了,而業務員在客戶心中的定位則是很模糊。

因此B2B業務員應該要有自己的「客戶篩選器(filter)」,設定明確的篩選標準,把「不要什麼」定義清楚,然後全力把「要什麼」做到最好。

第一步是設定用來篩選的「指標(indicator)」有哪些,例如產業別、企業規模、產品應用範圍、生產加工形式等,每一個行業的關鍵指標不同,過往經驗就是重要的參考。把關鍵指標找出來,業務員在搜尋客戶、篩選客戶時才能不只看熱鬧又懂得看門道,有一套清楚的架構可以依循。

其次是為每一個指標設定判斷的「標準(standards)」,也就是什麼條件構成一家合格的客戶,什麼條件又代表不合適的客戶。

例如影印機廠商要找影印量有一定規模以上的客戶,否則需求不具經濟規模;但是影印需求量如果太大,客戶又可能轉向求助外包廠商,這也不是傳統影印機供應商能夠服務的客戶。

因此,B2B業務員的腦袋裡面,其實需要細膩的「市場區隔」思維,才有辦法既聰明又有效地辨識出對的客戶。

在市場變得更開放、產業進入門檻不斷下修的今日,沒有鮮明定位的大眾行銷已經逐漸失效,不論消費市場或工業市場都是如此。

在行銷上,品牌的力道會因為產品類別、品項的增加而被削弱,因為「什麼都是」的品牌策略,在消費者心中就成了「什麼都不是」。

同樣的道理,「什麼都要」的業務員很少如願以償,反倒常常落入「亂槍打鳥」的窘境。配備「客戶篩選器」的業務員,才能有效鎖定目標客群。

當業務員的目標範圍更小(less),他們能創造的價值和績效反而更高(more)。我想這也可以稱是一種「Less is more」的思維吧!

 

原文出處:經濟日報《業務最前線》
本文作者:立本台灣聯合會計師事務所(BDO)副總經理暨業務行銷管理顧問部門負責人 吳育宏

國立政治大學國際經營管理碩士(IMBA),外貿協會國際企業經營班兩年期英語組(ITI),國立中山大學海洋資源系學士。十餘年行銷業務、經營管理經驗,產業涵蓋商業流通、機械製造、通訊電子、物流運籌、商業諮詢等。著有台灣第一本聚焦於B2B銷售的管理書籍「突破業務最前線」(聯經出版社)。Facebook粉絲專頁:吳育宏的銷售智庫(facebook.com/Sales.ThinkTa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