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務菜鳥必學的聊天3層次,讓你成為告別句點王,聊出好業績!

人的內心有兩大驅動力;第一個就是追求快樂,第二個就是逃避痛苦。掌握這兩件事,就等於能掌握人性,創造行動。父母能用更好的方式養育孩子,主管能有更好的工具協助員工,銷售顧問也可以為客戶找到行動動力。

 

而就行動方案來說,如果是給建議,那就會淪為說教,如果是推銷一個行動,將心比心,我們自己都不喜歡被推銷了,那我們又怎麼會喜歡被人推銷?

 

我自己本身所提供的最佳建議就是用「聊」的,用這樣的方式,彼此最輕鬆而且都沒有先入為主的成見,但要怎麼聊呢?我把它分為三個層次。

 

先聊出動機,討論為什麼要做這件事?做這件事的初衷是什麼?我們常常做一件事,好比選工作,做到後來都忘了自己的快樂初衷是什麼,因此常會覺得辛苦、覺得累,但是如果能常保持初衷,那些辛苦就會變得小一些。因此若希望對方能多一些行動,聊聊他做這事的起心動念是最首要的。

 

接著再來聊如何才能達成心中的初衷,可以怎麼做?這種感覺就像有一個人想去法國巴黎,這份「想」就是他的起心動念,但是到巴黎有很多方法,可以像朋友一樣,和他一起討論可以用什麼方法到巴黎這個地方。

 

最後就是聽完他的建議,也用自己的方式為他做個簡單總結,並且討論自己的描述是對或是不對,最後也適時提出自己的想法,進而可以思考這樣的討論是不是可以更有建設性,讓它變成一個可以管理的行動。好比父母請孩子負責家務,主管請員工自律不遲到,業務能推薦合適的解決方案讓客戶欣然接受。

 

透過這樣的方式,父母對子女就不是管教,主管對員工不是命令,業務對客戶不是推銷,而是一起討論每個人最起初的初衷,再跟對方共同尋找解決方式,最後再適時給出自己的想法,透過「聊天」這件事,為對方找到行動力。

 

本文作者:Livewell Studios工作室創辦人 趙祺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