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正向組織,創造組織正向資產

從前有過一段求職的歷程,記得一次面試,我面對的是一位新加坡的主管,在和她對談的時候,她問我:「你的學歷不是最高的,成績也不是來求職者最好的,請你告訴我,為什麼我要用你?」,還記得當時我不知道怎麼想的,突然對她說了下面這麼一段,我說:「其實我的能力不只是在工作成績,如果我能加入,我也會成為公司的正向資產喔!」

我進一步為她解釋,我說:「我在部門中能夠激勵其它人,讓大家更有工作熱情,因為我的正向態度,可以讓部門減少抱怨,同事們更努力工作,我在之前的職場曾經做到了,如果我能錄取,未來也希望能運用這份工作中!」,記得當時那位主管看著我,臉上出現了一種很複雜的表情,像是在說,你說的似乎有道理,但是如果你的學歷和績效不能贏過其它人,那我怎麼能用你呢?簡單來說,我覺得那位主管認為我就是在說歪理吧!

後來的結果,我還是沒有錄取那間公司,但當時我的心裡就在想,這份歪理實在是我心裡認為的真實準則,如果公司內部有人成績總是保持領先,但是他的做法卻為組織帶來負面能量,那麼這位同事帶來的貢獻,真的能和他創造的績效畫上等號嗎?

而如果有另一位同仁,他的績效雖然不是最頂尖的,但他同時是公司內部的正向資產,大家在他身上感染了積極正向的態度,那麼他的貢獻也絕對不會只是帳面上所看見的數字而已;當時的我心裡在思考著,如果我能成立一個組織,我會希望施展我的理念,打造一個我心目中的理想組織。

後來的我與一群夥伴們為了一群喜歡做公益也希望成為更好的講師的朋友們成立了一個─中華益師益友協會,我們也是秉持著這樣的想法─不只看效益,更看一個人是否能成為團隊的正向資產?

到了目前為止,許多夥伴真的出道成為線上的講師,職涯中有了很好的發展,而我們的組織也從一開始的跌跌撞撞到後來發展的越來越好,除了與夥伴一起成長,我們更培養出了像家人像戰友一樣的革命情感;不只看能力,更看一個人是否是團隊的正向資產,這樣的想法與做法,今日寫下,與你分享。


■圖文出處:趙大鼻
 
 

本文作者:翔青股份有限公司創辦人 趙祺翔

一位用圖像激勵人心的生命鬥士,從罹癌低潮中走出,在抗癌成功後,不但運用他淬煉出的人生經驗,實際運用在工作中,在九年的金融工作中,他曾是全國業務冠軍,也是公司中最年輕的業務培訓經理。著有《大鼻的抗癌日記》、《15位大師的軟實力、硬功夫》、《就算衰到爆,也要窮開心》、《seeing,dating,我們要不要在一起?:當台客大鼻遇到美式小貓的幸福記事》、《做自己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