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印度小學生學做業務的態度

人們談論許多業務工作的「技能」,從商業常識、產品原理、專案管理到溝通技巧。然而,卻有另一項元素比技能更重要,而且不論行業類別、職務高低都適用,那就是正確的「態度」。或許態度這個名詞太八股了,聽多了讓人無感,讓我們把場景拉到印度,看看可以從小學生的身上學到什麼。

由於基礎建設落後、物資匱乏,印度有很多小學教室裡面連桌椅都沒有。孩子們席地而坐,寫字時把地板當桌面,彎曲著身體和手臂來書寫。這樣的姿勢對發育中孩子的脊椎、手腕與視力都造成很大的傷害。

非營利組織Aarambh針對這個現象,利用舊卡紙設計出每個只要0.2美元的「紙箱書包」,它既可以當作書包放課本跟文具,展開來又成為小書桌,一次解決印度學童的兩個問題。從這些孩子收到紙箱書包的表情,你可以了解到0.2美元帶給他們多大喜悅。是的,0.2美元,在台北可能連一個麵包的價格都不到。

我常常在想,若是可以讓都市裡習慣冷氣房的孩子,有機會去體驗一天印度小學生的生活,當他們回到豐衣足食、高樓大廈的生活,是不是可以有不同的心態?如果他們能夠親身經歷「紙箱書包」是什麼感覺,對他們的處事態度會有多大幫助?真正體會過「匱乏感」的人,他們的抗壓性以及上進心,正是業務工作最需要的態度。

社會新鮮人若是在過去的人生經驗有過匱乏和挫折,不管是發生在學校、社團、打工、服兵役等,那都會是最佳的職場養分;而我們年紀漸長、經驗更多,開始形成自己的舒適圈之後,也需要記得曾經起步和跌倒的階段。

無論科技如何發展、市場如何變化,業務人才永遠是企業渴望的資產。「技能」會與時俱進,它永遠不會有完備的一天,只能持續不斷學習。但是關於「態度」,卻是數十年如一日不變,那就是保持匱乏的心,自然就會對資源珍惜、對目標認真。

我們都比印度小學生掌握更多資源,但是充沛的資源,卻也拿走了你我一些東西。閉上眼睛,想像自己身處環境簡陋的印度小學,然後把那份匱乏感帶回現實生活,我們會變得更堅強且富足。

 

原文出處:經濟日報《業務最前線》
本文作者:立本台灣聯合會計師事務所(BDO)副總經理暨業務行銷管理顧問部門負責人 吳育宏

國立政治大學國際經營管理碩士(IMBA),外貿協會國際企業經營班兩年期英語組(ITI),國立中山大學海洋資源系學士。十餘年行銷業務、經營管理經驗,產業涵蓋商業流通、機械製造、通訊電子、物流運籌、商業諮詢等。著有台灣第一本聚焦於B2B銷售的管理書籍「突破業務最前線」(聯經出版社)。Facebook粉絲專頁:吳育宏的銷售智庫(facebook.com/Sales.ThinkTank)